一种利用稻田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专利登记公告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稻田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稻田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培育水稻壮秧,移栽水稻秧苗到大田;(2)稻田四周和中间开深沟;(3)稻田中间及田块两边设置鳖栖息场所;(4)安装防逃(偷)设施;(5)鳖苗选择;(6)养鳖时间、密度和鳖种消毒:水稻移栽后第二天即可放养中华鳖,每667米2放养体重250~300克的中华鳖30~50只。通过本发明,可增加稻田蜘蛛数量,减少稻飞虱虫量,蛛虱比(蜘蛛:稻飞虱的比例)提高了45.23%,明显减轻了稻飞虱的为害,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38.89%,螟虫(二化螟、大螟)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1210040396.3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专利发明(设计)人: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俞晓平;符长焕;翁丽青
主权项:一种利用稻田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培育水稻壮秧,移栽水稻秧苗到大田,其中,在秧龄20~22天时移栽,移栽密度为26.7厘米×26.7厘米,每丛栽插2根苗;?(2)、稻田四周和中间开沟:中华鳖放养前,在稻田四周和中间开深沟,稻田四周的沟宽40~50厘米,沟深40~50厘米,并用石棉瓦围住稻田四周;稻田中间的沟宽80~100?厘米、沟深40~50?厘米;?(3)、稻田中设置中华鳖栖息场所:水稻移栽后,稻田中间沟两边按300~500厘米的距离堆一个高出水面10~20厘米、面积为900~1
专利地区:浙江
关于上述专利公告申明 : 上述专利公告转载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公告栏目,不代表该专利由我公司代理取得,上述专利权利属于专利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您希望使用该专利,请搜索专利权人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权人的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