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拓延的管弦共鸣乐器的实现方法专利登记公告
专利名称:低音拓延的管弦共鸣乐器的实现方法
摘要:低音拓延的管弦共鸣乐器的实现方法,是为了解决目前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存在的音频震动迟缓,音量较小,音色暗哑及利用西洋提琴作为低音声部乐器与民族乐风格极不协调的问题而设计的,将琴杆设计成空心管状作为主共鸣腔体琴筒的附共鸣腔体;琴膜皮采用仿声皮模;琴弦为至少六根金属弦,通过琴弓拉动均布于管状琴杆和琴筒上的琴弦,使主、附共鸣腔体产生立体共振;再通过主、附共鸣腔体表面扬声口使音频得到进一步过滤。有益效果:在传统弦乐器声音共鸣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乐器声学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低音胡琴与革胡将琴筒作为共鸣腔体单一型的结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1210100430.1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张辉
专利发明(设计)人:张辉;潘晓红;周和明;程岩;张长生;宁淑云
主权项:低音拓延的管弦共鸣乐器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利用气鸣乐器声学原理,设计出管状琴杆作为主共鸣腔体琴筒的共鸣附腔体;所述琴筒的侧面由仿声琴膜皮围成,琴身采用高密度紫檀木制备;琴弦两端分别置于管状琴杆上端和琴筒下端,通过琴弓拉动均布于管状琴杆和琴筒上的琴弦,使相通的主、附共鸣腔体产生立体共振;再通过主、附共鸣腔体表面多方向篆刻出的若干个扬声口,使音频得到进一步过滤;管状琴杆与其他民族拉弦乐器形成统一音响品质,实现乐器音质、音量以及音色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对琴杆顶端加工处理形成镂空扩散状,进而使声
专利地区:辽宁
关于上述专利公告申明 : 上述专利公告转载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公告栏目,不代表该专利由我公司代理取得,上述专利权利属于专利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您希望使用该专利,请搜索专利权人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权人的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