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羊绒”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
日前,清河经济开发区地理标志商标“清河羊绒”成功注册。这将进一步增强清河羊绒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据了解,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清河羊绒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清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被誉为“中国纺织名城”、“世界羊绒之都”。在清河经济开发区和羊绒科技孵化园聚集了200多家羊绒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形成了从原绒分梳到纺羊绒纱、织衫、织布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凯迈乐软件著'作权登记网(http://www.kai maile.com/)
清河羊绒产业5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制品买卖会暨第三届清河羊绒纱线展览会将在清河盛大举行.这里年加工各种无毛绒2万多吨,其中山羊绒近5000吨,占到国内总量的60%;深加工更是在转型中得到提升,年纺羊绒纱才能到达近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羊绒制废品3000多万件,整个羊绒产业年创产值120多亿元.该县羊绒产业在开展中闪现出了许多亮点.。走进清河各羊绒深加工企业,车间看不见密密麻麻的操作工:在数千平方米的纺纱车间,只要三、五个人;织衫车间里,也看不到工人双手摇横机的忙碌,只是偶然看到工人们“一键”式的操作……企业老板们说:“生产完成数控化,不但俭省了人工,也使产质量量得到了大提升。”
该县的羊绒产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迈向深加工范畴后,织衫用的是“手摇横机”,纺纱也是用的低端设备.在转型晋级中,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各深加工企业停止“设备反动”,加快了羊绒产业设备晋级换代的步伐.截止到目前,全县已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先进程度的羊绒纺纱消费线120条,其中已有90条投入消费;在鼎力引进“数控”羊绒纺纱消费线的同时,县里还出台了《关于鼓舞企业新上电脑横机的暂行方法》,对置办“电脑横机”的企业从资金上停止扶持.仅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就新上电脑横机200多台,使电脑横机总数打破了1000台.
来源:河北新闻网讯(许金亭、倪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