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800万条软件/作品著作权公告信息!

提供基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及各省市版权局著作权登记公告信息查询

围场马铃薯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商标名称:围场马铃薯

地理商标注册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产业协会

地理商标注册号:12701364

商品:马铃薯(新鲜蔬菜)

“围场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审定、公示并核准注册。国家商标局授权围场马铃薯产业协会,从即日起至2024年4月6日期间享有“围场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独家使用权。

围场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马铃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1年被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县马铃薯产业种植面积达63万亩,产业辐射37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围场海拔在750米~2067米之间,属中温带向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性大陆季风性高原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热同季、昼夜温差大,且县内土壤土质疏松,有机质平均含量1.9%,2/3的耕地全氮含量在0.1%以上,速效钾含量在100PPM以上。

品种:克新一号、渭薯一号、夏坡蒂、大西洋、中薯9号、费乌瑞它。

立地条件:

凯迈乐软件著?作权登 记网(http://www.kaimaile.com/)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750至1300米,pH值5.8至7.0,选择平坦地块,排灌方便,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耕地。土壤类型为棕壤,质地为沙壤或壤土。土层厚度大于40厘米,有机质含量≥1.5%。

栽培管理:

1. 种薯选择:选择脱毒种薯,种薯单个重达75克以上,剔除疡、烂、杂畸型薯。

2. 种薯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天,将选好的品种薯摊于地上晾晒2至3天,在15℃至25℃条件下,当芽长长至0.5至2mm,芽块重不小于50克时挖芽,

3. 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密度每亩在4000株左右。

4. 施肥:每667m(亩)施有机肥不少于3000千克,每667m(亩)用含N、P、K各15%的马铃薯专用肥35公斤以上,团均后结合中耕追施尿素7.5千克,硫酸钾7.5千克。

5. 收获: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因品种茎叶枯黄收获。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表皮光滑、芽眼浅、薯块呈圆形或椭圆形。

2. 理化指标:块茎单个重150至500克,干物质含量≥17%,淀粉含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