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800万条软件/作品著作权公告信息!

提供基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及各省市版权局著作权登记公告信息查询

在碳化硅半导体薄膜双注入区形成短沟道的方法专利登记公告


专利名称:在碳化硅半导体薄膜双注入区形成短沟道的方法

摘要:一种在碳化硅半导体薄膜双注入区形成短沟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一碳化硅半导体薄膜,该碳化硅半导体薄膜包括衬底和外延层;在碳化硅半导体外延层上生长一层硅薄膜;在硅薄膜上采用光刻技术获得图形;在图形化的硅薄膜的两侧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阱或者N阱,注入的深度小于碳化硅半导体外延层的厚度,形成样品;对样品进行氧化,形成氧化层,使图形化的硅薄膜的两侧加宽;对氧化后的样品、图形化的硅薄膜的两侧再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或P+源区,注入的深度小于所述形成的P阱或者N阱的注入深度,该第一次离子注入后的P阱或者N阱的宽度大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1210057866.7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专利发明(设计)人:郑柳;孙国胜;刘兴昉;张峰;王雷;赵万顺;闫果果;董林;刘胜北;刘斌;曾一平

主权项:一种在碳化硅半导体薄膜双注入区形成短沟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一碳化硅半导体薄膜,该碳化硅半导体薄膜包括衬底和外延层;步骤2:在碳化硅半导体外延层上生长一层硅薄膜;步骤3:在硅薄膜上采用光刻技术获得图形;步骤4:在图形化的硅薄膜的两侧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阱或者N阱,注入的深度小于碳化硅半导体外延层的厚度,形成样品;步骤5:对样品进行氧化,形成氧化层,使图形化的硅薄膜的两侧加宽;步骤6:对氧化后的样品、图形化的硅薄膜的两侧再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或P+源区,注入的深度小于步骤4形成的P阱或者N阱的

专利地区:北京